首页 > 科技 >

印度车企崛起之谜:财力与人脉的双重驱动

发布时间:2025-01-16 17:03:12来源:

印度汽车工业的起步与中国的历程相似,早期市场被英国车企占据,独立后开始实施贸易保护政策,逐渐发展出印度斯坦、塔塔和马恒达等自主品牌。这些品牌背后有着大财团的支持,且受到印度政府的保护,形成了垄断市场。1980年代,马鲁蒂铃木的加入打破了这一格局,凭借其技术和人脉迅速占领市场,但并未推动印度自主研发。直到1991年,印度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,放开造车资质,外国车企纷纷进入。塔塔和马恒达等印度品牌开始努力自研,推出了受欢迎的车型。

近年来,印度也出台了电车计划,推出了一些看似不错的产品,如塔塔的Tiago EV和Nexon EV等。然而,印度汽车技术仍缺乏核心竞争力,主要依赖购买技术。印度政府的市场保护策略限制了外资车企的竞争力,同时也阻碍了印度汽车产业的真正投资和竞争。虽然印度试图吸引特斯拉、比亚迪等车企进入,但其初衷更多是为了获取资产,而非推动市场竞争。这样的合作策略使得印度汽车产业难以获得真正的技术进步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